人民網西寧5月22日電(馬建輝)走到西寧市城東區(qū)廣濟路口,行人會立即注意到馬路兩旁安裝了新鮮的玩意兒:每當紅燈亮起、禁止行人穿過馬路時,護欄自動降下;當綠燈亮起,護欄上升放行。原來這是西寧城東區(qū)新引進的設備——智能閘機,通過與交通信號燈同步協(xié)作從而實現(xiàn)行人穿行的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

馬建輝 攝
“雖然現(xiàn)在行人闖紅燈的現(xiàn)象少了,但還是有一部分人不自覺,用這個‘鐵面無私’的設備對行人交通進行全天候管理,將對闖紅燈這一不文明現(xiàn)象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蔽鲗幨忻癜着空f。
就該設備安全性的問題,西寧市城東區(qū)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市政科科長法正表示,閘機擁有紅外線探測和安全氣囊等功能,如果遇到閘機下落、行人搶穿的情況,閘機會立即上升,在緊急情況下,安全氣囊也會對行人起到保護作用,如果遇到停電,閘機會自動升起,不會對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馬建輝 攝
“我們將對閘機的使用情況進行進一步觀察,如果反響良好,今后我們打算在東區(qū)的一些繁華街道上進行設置!狈ㄕf。
自西寧市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創(chuàng)城”已經從一個熱詞融入到每位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城市美了,素質高了,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將帶給每一位西寧人滿滿的幸福感。
在繼承和發(fā)揚“兩彈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中去。 ——摘自…【詳細】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詳細】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 8月27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關部門獲悉,柴達木盆地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爾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標志著該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xiāng)境內,是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