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西寧6月4日電(劉沛然 才讓三智)“米袋子”“菜籃子”牽動民生,受疫情影響,抓好糧食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穩(wěn)產保供具有重要意義。今年,青海將確保完成農業(yè)農村部下達的糧食種植面積420萬畝、糧食總產106萬噸的目標任務;預計青海全年蔬菜播種面積67萬畝,蔬菜產量152萬噸以上;截至五月底,全省存欄生豬約46.5萬頭,多措并舉守好百姓的“菜籃子”“肉盤子”。
本地蔬菜供應增加物美價廉
位于西寧市城北區(qū)的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是青藏高原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一大早,商戶們擺出大量的新鮮蔬菜,購買的市民和車輛進出不斷。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青海的本地菜開始上市。據(jù)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副總經理韋赟介紹,1月至5月,青海本地菜的進場量有43620多噸,僅5月就達到了13000多噸,預計7月到9月青海本地蔬菜在市場內的占比會達到40%以上。
“現(xiàn)在蔬菜便宜了,好多菜都一元多一斤!痹谖鲗幨械囊患页欣,品種豐富、價格低廉的蔬菜吸引了不少市民選購。超市負責人介紹:“我們超市和本地的一家蔬菜種植基地簽訂了采購協(xié)議,每天都會有新鮮的蔬菜從運到這里,物美價廉,很受顧客的青睞!
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近日,青海省政府組織召開了青海全省畜牧業(yè)生產暨恢復生豬生產工作調度視頻會議。會議指出,今年青海省恢復生豬生產工作任務艱巨,去年以來國家到省出臺金融、土地等多項扶持政策,全省生豬恢復生產和產業(yè)轉型升級迎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
據(jù)悉,青海高度重視生豬穩(wěn)產保供,安排專項資金扶持生豬規(guī);B(yǎng)殖場新建和改擴建,再次啟動生豬補貼政策,對存欄能繁母豬和養(yǎng)殖場(戶)引進的種公豬進行補貼,提升非洲豬瘟檢測能力,為符合擔保要求的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guī)模豬場提供信貸擔保服務并進行臨時性貸款貼息等,通過農業(yè)農村、財政、金融、生態(tài)、自然資源等多部門同向發(fā)力,全力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
目前,青海全省春播生產基本結束,根據(jù)農情調度匯總,青海省前五個月,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48.5萬畝,產量為32.85萬噸,在糧食種植方面,確定今年年內青海省糧食種植面積將達到430萬畝、總產106.45萬噸。青海全省主要“菜籃子”產品中,除蔬菜、豬肉、禽蛋需要一部分從外省調入外,牛羊肉、油料、奶類、冷水魚生產自給有余。
此外,為確保省內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穩(wěn)定,青海省嚴守831萬畝耕地保有量和66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年內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將達到467萬畝,同時依靠科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落實“菜籃子”負責制蔬菜作物穩(wěn)產保供。(消息綜合:青海日報、西海都市報)
在繼承和發(fā)揚“兩彈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中去。 ——摘自…【詳細】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詳細】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 8月27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關部門獲悉,柴達木盆地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爾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標志著該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xiāng)境內,是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