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青海省民族運動會知多少?
這項運動有點兒“費脖子”

拔河比賽大家都很熟悉,但“大象拔河”或“藏式拔河”,大家見過嗎?
近日,青海省第八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河南縣分會場就進行了精彩的“藏式拔河”即押加比賽,現(xiàn)場,雙方選手互不相讓,腳底、腿部、肩頸等部位都在持續(xù)用力,生怕對方占據優(yōu)勢。
押加,來自藏語,意思是大象的脖子。因為比賽時,選手是趴在地上,分別向相反的方向拉爬,形態(tài)很像大象,所以又叫 “大象拔河”。比賽過程中,雙方選手將紅色押加帶套在各自的脖子上,帶子從兩腿之間穿過,選手的四肢著地背對對方,向自己的前進方向用力,誰先把中間的標志物拉過河界就算贏了。
此次押加比賽匯聚了西寧市、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河南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及青海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共12支隊伍參賽。比賽采用三局兩勝制,并且依據選手體重分為55公斤、61公斤、68公斤、76公斤、85公斤、90公斤以及90公斤以上7個等級。
據了解,每逢節(jié)假日或農閑時,人們常常把背帶或腰帶連在一起,以游戲的形式練習或進行比賽。所以,和很多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一樣,押加也是大家在勞作之余,為了鍛煉身體、增進友誼而逐漸發(fā)展形成的一種競技活動。
8月20日,青海省第八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在黃南州開幕,本屆賽事共有20個代表團,19支隊伍組隊參賽,參賽總人數(shù)達1933人。參賽隊涵蓋8個市州、7個自治縣和省內5所高校。與歷屆賽事相比,本屆賽事舉辦形式更為多元,創(chuàng)新構建“農體文旅商”融合辦賽機制,改變以往集中辦賽的方式,將10個民族特色項目分散至一市三縣舉辦,其中,押加、馬術、民族式摔跤比賽由河南縣承辦。(楊啟紅、陳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第二屆光伏職業(yè)技能競賽在青海共和開幕
- 人民網共和8月20日電 (況玉、實習生張秀青)8月19日,第二屆光伏職業(yè)技能競賽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光伏產業(yè)園區(qū)開幕。本次競賽由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全國委員會、青海省總工會、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lián)合主辦,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承辦?!?/a>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