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林員彭毛措經(jīng)常在林間忙碌。青海日報記者 劉法營 攝
入秋后的幾場大雨,使天峻縣城一側(cè)的布哈河水勢陡然增大。河流從遠處的上游流過來,到達天峻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地帶時似乎放緩了腳步,在沿岸一叢叢黑刺林的掩映下,林裹著水,水潤著林,形成了環(huán)繞縣城綿延數(shù)公里的風(fēng)景線。
隨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新源鎮(zhèn)林業(yè)站站長索南才讓來到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是在近日的一個午后。新源鎮(zhèn)五社的女護林員彭毛措正提著袋子在林間撿拾垃圾。雖然是初秋,但海拔3400多米的這里已讓人感覺有些寒冷。戴著口罩、頭巾的彭毛措只露著一雙眼。因為彭毛措不會漢語,索南才讓成為了我們采訪時的臨時翻譯。
“早晨是當(dāng)班護林員最緊張的時候,先要照顧兩個女兒吃了飯去上學(xué),緊接著就要往劃定的管護林區(qū)趕過去。崗位就在濕地公園劃定的林帶間,一邊要躬下腰撿起散落在樹間的塑料袋等各種雜物,一邊還要在抻抻腰的時候,四處張望以防有人抽著煙往林子里走!迸砻朐诿β档拈g隙介紹著自己護林員的工作。
今年37歲的彭毛措是一位藏族單親母親,在領(lǐng)著兩個孩子搬到新源鎮(zhèn)廉租房之前,她們一家在縣城周邊的草山上靠放牧生活。幾年前,鎮(zhèn)上把彭毛措家定為少畜戶,她家不多的草山也租了出去,彭毛措便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搬到了縣城新源鎮(zhèn)50多平方米的新家里。孩子進了學(xué)校,家里設(shè)施也是現(xiàn)成的,鎮(zhèn)上給彭毛措安排了護林員的工作,每月有1500元錢的收入,一家三口人穩(wěn)定的日子,讓不善言談的彭毛措心里感激,一門心思就想著把自己那份護林員的工作干好。
按照新源鎮(zhèn)林業(yè)站的安排,幾個社的護林員每個社一周輪流在濕地公園的林帶值班守護。彭毛措說,每次輪到值班時,自己就提前準備好干糧等食物,帶到管護的林區(qū),在林間忙完后,午飯時常就在林帶的空地上將就一口。
在不當(dāng)班時,彭毛措在家是一身藏族女性的裝束,只要當(dāng)班,一身管護員的服裝就把自己從頭到腳包裹得嚴嚴實實。一是為了在黑刺林里穿行時不被劃傷,同時也是為了避開天熱時這里各種飛蟲的侵襲。因為穿著密不透風(fēng)的衣服,走在林間又要左撥右擋,常常是一圈忙下來就是一身汗水?吹阶约菏刈o的林帶一天比一天有模有樣,林上林下都是一片潔凈蔥郁,流到嘴角的汗水,似乎也不那么咸澀了。
“以前光是放牧?xí)r,對身邊草場的垃圾并不是太上心,只管著自家的牛羊。當(dāng)了護林員后,在草山上看到垃圾就會隨手收拾!迸砻霝榱俗屪约旱娜兆舆^得更寬裕一些,在不當(dāng)班護林時,便去離家不遠的草場上替人放牧,這樣家里便增加了一份收入。在替人放牧?xí)r,彭毛措總是帶上幾個編織袋子,一邊照應(yīng)著牛羊,一邊時不時地撿起散落在草山上的各種垃圾,等到牧歸時,便趕著牛羊帶著撿拾的垃圾走出草原。
平時護林時,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份工作的彭毛措已不覺得辛苦,在她看來,到了高原上漫長的冬天,布哈河沿岸的大片黑刺林,在寒風(fēng)里抖著干枯的枝條,才真正讓人“提心吊膽”,只要有火星落到林地里,就會給這片來之不易的林帶釀成災(zāi)難,護林員的工作也因冬歲的漫長增加了難度。彭毛措也就時常穿著厚重的棉衣,迎著布哈河的寒風(fēng),在不斷的穿行中來來回回守護著這片離家?guī)坠锏牧值亍?/p>
在守護中相伴,布哈河的林地已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彭毛措的尋常日子,走進了她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