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玉樹藏族自治州依然飄著雪花,但是武警青海省總隊玉樹支隊的大禮堂內卻洋溢著陣陣的暖意。原來,部隊的全體官兵正坐在一起,上著一堂生動暖人的主題黨課。
“萬里長江水,奔騰向海洋,保衛(wèi)祖國作棟梁,人民軍隊忠于黨……”伴隨著一首昂揚澎湃的《人民軍隊忠于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輔導授課開始了。
禮堂內每個官兵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振奮的神情。
“同志們,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老人,一面旗幟,一種精神的故事。在我們的幫扶村,稱多縣清水河鎮(zhèn)尕青村,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布毛老阿媽,21歲入黨的她,至今已有53年黨齡,布毛老阿媽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扎根在基層……”政委康聯(lián)健講述了布毛老人的故事,講述著布毛老人身上的“老高原精神”。
話音未落,禮堂內傳出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是全體官兵對布毛老阿媽的致敬,也是對自己的鼓勵。因為在玉樹支隊中,有許多官兵和布毛老阿媽一樣,選擇扎根在高原,將自己的青春揮灑在這片雪域高原,將“缺氧不缺精神,奉獻更要貢獻”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軍旅生涯中。
“布毛老人年輕時是村子里為數不多上過學的,能識漢字,講漢話,可以說布毛老人是尕青村的群眾與黨的政策理論的連心人,作為黨員,她時刻踐行‘聽黨話,跟黨走’,為村民解讀黨和政府的政策,為村民普及黨的理論。玉樹地震后,黨和政府為受災群眾集中修建住房時, 暫未來得及規(guī)劃村黨支部會議室的建設,布毛老人第一時間提出要將黨和政府為自家修建的住房改造為村里的支部會議室。如今,作為村里黨齡最長的黨員,布毛老人從未缺席村里的每一次支部會議,為不懂漢話的村民解讀黨的惠民方針政策……”
又是一陣陣掌聲,許多在場的官兵眼圈已經開始泛紅。
“我的爺爺是一名老兵,我的父親也曾是一名戰(zhàn)士,爺爺和父親的言傳身教,深深影響著我,‘聽黨話,跟黨走’‘努力工作’的叮嚀貫穿著我的成長過程,也成為了我的人生信條”。戰(zhàn)士魏金龍深情的回憶讓大家與心有情懷、行有溫度的紅色基因和精神血脈同頻共振。
在場的其他戰(zhàn)士也紛紛打開心扉,分享自己的紅色故事。
“我的父親是一名黨員,在家時經常教育我,面對困難要往前沖要有擔當有責任”“當初之所以選擇扎根來到玉樹,離不開家里人對我的支持和理解,因為我父母都是黨員,他們說國家哪里需要你,你就去哪里……”
“一堂生動的黨課 一次深刻的洗禮。如果你問我學黨史尋初心的‘初心’在哪里,我想一定就在那些堅守哨位、默默奉獻的戰(zhàn)士和我們在座每個人的心里。”支隊指導員陳旭東為這堂生動的黨課畫了圓滿的句號。
這是一堂生動的黨課,這是一堂鼓舞的黨課。黨課結束了,全體官兵仍然意猶未盡,大家紛紛表示,“老高原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更是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血脈,我們要繼承發(fā)揚“老高原精神”,為玉樹穩(wěn)定貢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采訪最后,玉樹支隊政治工作處趙曉川主任說,只有準確把握黨的百年發(fā)展史,才能真正做到用黨史來教育人、啟迪人、感化人和鼓舞人。玉樹支隊將繼續(xù)開展以“三江衛(wèi)士心向黨”為主題的黨史故事會,講述發(fā)生在官兵身邊的,和官兵生活息息相關的黨史故事,組織官兵觀看人民網黨史微課視頻,學唱紅色歌曲,觀看專題影片。
中介機構發(fā)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師范大學發(fā)布聲明 人民網西寧8月21日電 (陳晶)近期,有中介機構利用網絡等媒介,以青海師范大學的名義發(fā)布成人招生宣傳信息。8月19日,青海師范大學發(fā)布聲明,成人學歷繼續(xù)教育從未與任何教育機構合作招生。 凡需參加青海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與培訓學院成人學歷繼續(x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