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木:“志愿紅”閃耀抗疫一線 為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添磚加瓦
八月,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格爾木,讓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但一股堅強有力又溫暖人心的“紅色”力量,卻按下“快進鍵”,勇敢逆行,以責任和擔當守護著這座城市!
他們忙碌在社區(qū),買菜送藥、排查隱患;他們奔走在街頭,巡查宣傳、嚴管嚴防;他們活躍在網絡,傳遞信息、疏導情緒……他們,是我們身邊不見經傳的普通人,是在這次戰(zhàn)“疫”中挺身而出的志愿者。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全市近六千名志愿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抗擊疫情貢獻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用凡人星火創(chuàng)建文明格爾木。
黨員發(fā)揮先鋒,在抗疫中構筑“紅色堡壘”。“疫情不除,我們不退。只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鹽湖三小區(qū)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志愿者如是說。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志愿者,不分晝夜守護在南山口,疏導和登記人員、車輛情況,引導群眾掃碼做核酸采樣,這是我的一份榮譽,也是我應該做的,我將兢兢業(yè)業(yè)做好工作,盡最大努力為格爾木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笔兄腔鄢鞘行畔⒅行姆秱フf。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身為黨員、身為交通人,我將服務人民作為履職之要,無論防疫工作多么艱巨,都要堅守交通要道,落實防控職責,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發(fā)展穩(wěn)定盡到應盡的責任?!笔薪煌ň纸凑f。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格爾木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發(fā)出倡議書,號召各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一線筑堡壘、亮身份、織密網,迅速將疫情“圍”住。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立即響應,投身一線。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黨員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各個社區(qū)、卡點,成為讓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堅強力量。
通過啟動領導干部聯(lián)點包片、“雙報到”工作機制,26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同步在防疫卡點、站所、小區(qū)等封控點組建成立臨時黨支部42支、黨員突擊隊61支、黨員志愿服務隊83支,建立“臨時黨支部+黨員服務隊+黨員責任區(qū)”工作機制,緩解社區(qū)防疫力量不足的困境,努力在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彰顯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為黨徽添彩,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青春彰顯力量,在抗疫中擦亮底色。“請大家排好隊,保持兩米間隔距離,戴好口罩,不要擁擠”“請大家提前掃健康碼,掃碼亮碼并截圖保存”這略顯青澀的男女聲,一遍遍耐心的引導著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群眾,維持著現(xiàn)場秩序。路過的街坊鄰居走近才發(fā)現(xiàn),防護面罩和防護服下正是村里的年輕娃——王蓉、王健云姐弟倆。
在格爾木市疫情防控第一線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年輕有朝氣、積極有擔當,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年的力量、責任與擔當,這支隊伍有著統(tǒng)一的稱呼——青年志愿者。他們雖然臉龐稚嫩,但是能構筑起堅實的抗疫防線。
為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切實展現(xiàn)新時代青年擔當,共青團格爾木市委充分發(fā)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積極倡議全體團干部、廣大團員青年聽從黨的指揮,扛起青春使命;做好個人防護,當好青春表率;營造向上氛圍,凝聚青春力量;堅持行動至上,筑牢青春防線。
在抗擊疫情中,廣大團員青年志愿者充分發(fā)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亮出身份、沖鋒在前,不講條件、全力以赴,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貢獻青春力量!截至8月23日,400余名來自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個體工商戶、教育系統(tǒng)等社會各行各業(yè)的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戰(zhàn)疫有我志愿同行”的諾言,與時間賽跑,同疫情較量。
社會力量全力以赴,在抗疫中助力打贏。“謝謝你們捐贈的物資,醫(yī)用手套和口罩對我們非常有用!”“感謝你的捐款,我們一定把它及時轉交指揮部,保證妥善用好。”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會各界愛心企業(yè)、愛心人士踴躍參與、傾力支持。報名捐款、捐贈醫(yī)療物資、各類生活物資和參加志愿服務的咨詢電話鈴聲在市紅十字會、文明辦、工商聯(lián)等部門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應接不暇。
郭勒木德鎮(zhèn)紅柳村仁達合作社將剛剛采摘的價值2萬余元1550公斤蔬菜無償捐助給民樂苑小區(qū)生活困難群眾和老年人。截至目前,全市“兩新”組織黨組織126名黨員、30名入黨積極分子、6名流動黨員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軍轉干部、尚苑公館臨時黨支部書記謝海軍,主動在群里發(fā)布信息,亮出黨員身份,公布聯(lián)系電話,處理求助40多次,解決買藥需求10次,協(xié)調修理冰箱1次。海西州藍天應急救援中心黨支部書記、退役軍人謝文淋組織20多名退役軍人在玲瓏灣小區(qū)配合社區(qū)干部、醫(yī)務人員維持現(xiàn)場秩序,提醒居民佩戴好口罩、保持二米線距離,保證核酸采樣高效有序開展。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緊急吹響“集結號”,召集全市500多名退役軍人同心戰(zhàn)“疫”,在疫情大考中凝聚起退役軍人的強大力量,展示出退役軍人永葆本色的優(yōu)良作風。
疫情發(fā)生以來,市文明辦、“兩新”工委、工會、紅十字會、工商聯(lián)、婦聯(lián)等部門紛紛“第一時間”發(fā)出招募志愿服務通知,全市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及各類志愿服務組織聞令而動。短短的幾天,1200余名志愿者大集結,各界志愿者用實際行動傳承新時代雷鋒精神。他們時而當“守門員”,不管白天黑夜,還是刮風下雨,都主動堅守在社區(qū)、村巷、卡點等地;時而當“跑腿員”,為隔離家庭購買、配送生活必需物品等;時而當“心理醫(yī)生”,疏導居民的不安和恐慌……
各企業(y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捐款捐物,出人出力,展現(xiàn)了企業(yè)家的擔當和作為,傳遞著守望與相助的力量,予以無數(shù)人溫暖和希望。截至8月23日18點,格爾木市紅十字會共計接收101家單位和256名個人捐款總計275萬余元, 截至8月19日,實際收到防護服5000余套、醫(yī)用隔離面罩1000個、N95口罩30000余只等醫(yī)療物資;礦泉水644箱、方便面320 箱。
八月的格爾木,高原烈日炎炎,但疫情防控各處朵朵“志愿紅”依然屹立在驕陽中,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筑牢疫情防控防線,守護著全市居民生命健康安全,讓志愿服務精神在昆侖山下熠熠生輝,為格爾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添磚加瓦。(來源:海西州格爾木市創(chuàng)城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一碗拉面中的真情與感恩
- 8月19日晚上7點,青海省大通縣青山鄉(xiāng)政府門口的免費拉面攤前排起了長隊,一群拉面師傅里里外外忙碌著,馬伊佳熟練地撈著面,囑咐大家吃完再來拿一碗,“搜救、清淤都是體力活兒,忙活一下午了吃一碗哪能夠?!? 馬伊佳和同伴們的免費拉面攤?!?/a>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