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濕地之首——青海濕地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三江源頭”,被譽為“中華水塔”,在我國生態(tài)安全戰(zhàn)略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是青藏高原生態(tài)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省濕地面積510.12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21.86%,包括森林沼澤、沼澤草地、內陸灘涂、沼澤地四個類型,濕地面積位居全國第一,濕地保護率達64.32%,青海濕地成為世界影響力最大的生態(tài)調節(jié)區(qū)。
青海濕地突出具有4個特點:一是“大”。青海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區(qū)獨一無二的大面積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二是“多”。青海濕地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qū)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遺傳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qū)。三是“高”。青海濕地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承擔著維護國家乃至北半球生態(tài)安全的崇高使命。四是“要”。青海生態(tài)地位重要而特殊,作為“中華水塔”,青海之于全國的生態(tài)地位重要且獨特,事關國家生態(tài)安全與長遠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先后頒布了《青海省濕地保護條例》《關于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的實施意見》《青海省濕地名錄管理辦法》《青海省重要濕地占用管理辦法》(試行)等。
青?,F有青海湖鳥島、扎陵湖、鄂陵湖3處國際重要濕地,履約面積18.4萬公頃,8處濕地型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2126萬公頃,19處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32.5萬公頃;32處省級重要濕地,總面積215萬公頃。
青海國際重要濕地

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1992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履約面積5.36公頃,是中亞—印度、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水鳥遷徙的重要節(jié)點和青藏高原水鳥重要的越冬地。

鄂陵湖國際重要濕地。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鄂陵湖國際重要濕地2005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履約面積6.59萬公頃。鄂陵湖藏語稱為“錯鄂讓”,意為“青藍色的長湖”,這里鳥類眾多,主要有大雁、棕頸鷗、魚鷗、青麻鴨等。

扎陵湖國際重要濕地。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扎陵湖國際重要濕地2005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履約面積6.49萬公頃。扎陵湖東西長、南北窄,酷似一只美麗的大貝殼鑲嵌在黃河上。
青海濕地公園名單

(來源: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