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護航農產品產銷兩旺
正值春耕好時節(jié),在青海省海東市,依托國網青海電力“石榴籽+”優(yōu)質供電服務,特色種植與農產品加工產業(yè)加速崛起,民營經濟煥發(fā)蓬勃生機。
5月1日,海東市樂都區(qū)崗溝街道熊沈家村普羅旺斯西紅柿溫棚里,農戶們采摘、分揀、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電力員工幫助客戶檢查西紅柿大棚用電設備。祁凱凱攝
“姚大哥,溫棚內的用電設備都檢查完了,一切正常,如果再出現其他用電問題,您隨時給我打電話?!眹W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樂都)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李玉珠再次上門檢查溫棚用電設備。
普羅旺斯西紅柿的生長對溫度和水分要求極高,溫棚溫度要控制在20至25攝氏度,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導致花芽分化不良,進而影響果實發(fā)育?!翱販?、保濕、灌溉設備都離不開電,我們溫棚里的溫度、濕度始終保持恒定,西紅柿長得好。”負責人姚世鑫說。
清明節(jié)過后,普羅旺斯西紅柿進入豐收期。據姚世鑫介紹,今年西紅柿長勢格外好,預計增產15噸左右,兩間大棚月產值有望突破3萬元。
前不久,姚世鑫打電話向當地供電所求助,溫棚內灌溉設備突然停止運行,此時正是西紅柿灌溉的關鍵期,缺水會嚴重影響到西紅柿的口感。
黨員服務隊隊員李玉珠立即趕往現場排查故障。僅用了40分鐘,清澈的自來水又嘩嘩流進滴灌管網,及時為3600株番茄“解渴”,也為姚世鑫守住了豐收。
為保障“菜籃子”豐產,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依托“石榴籽+逐光南涼”服務品牌,建立以溫棚為重點的“一戶一策”供電保障機制,常態(tài)化開展設備巡檢、用電指導、安全排查,全方位護航春耕春種。

電力員工在高原綠色生態(tài)育苗基地智能溫室內開展用電設備“義診”。祁凱凱攝
以富硒番茄為首的特色種植產業(yè)“借”電生金,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在電力的加持下同樣火熱。
走進海東市平安區(qū)三合鎮(zhèn)的鄉(xiāng)村產業(yè)園,藜麥加工車間內機器轟鳴、香氣撲鼻,青海高原農夫農業(yè)有限公司的8條電氣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從磨面到打包實現全程自動化,日產藜麥麻花達1噸,年銷售額突破2300萬元,產品遠銷全國10余省份。
“電就是我們產業(yè)的‘命脈’,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電力供應?!必撠熑藯钫终f。當天,國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平安)共產黨員服務隊對該企業(yè)的供電設備開展專項用電檢查,從源頭排查隱患,為企業(yè)穩(wěn)定生產保駕護航。
國網青海海東供電公司聚焦鄉(xiāng)村產業(yè)全鏈條發(fā)展,主動對接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從電源接入到運行維護,因地制宜制定“一戶一策”供電保障方案,確保農村產業(yè)用好電。
在富硒產業(yè)園內,種植大戶袁發(fā)存通過引進粉條加工機械設備,實現了馬鈴薯粉條的全電氣化、全天候生產,每年產能達600噸,產品銷往內蒙古、云南等地,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以前曬粉條還得看天吃飯,現在用上電,全程機械化操作,不僅效率高,品質也更穩(wěn)定?!眹W青海海東供電公司依托“石榴籽+”特色供電服務,為袁發(fā)存的合作社提供“三零三省”服務,科學制訂配套電網改造施工方案,架設了1臺160千伏安變壓器,助力合作社發(fā)展壯大。
近年來,國網青海海東供電公司以“石榴籽+”供電服務體系為引領,結合“村網共建”便民示范點建設,深入推進供電服務前移、網格化管理,主動對接特色種植、農產品加工等民營經濟主體,精準制定差異化服務措施,從電源接入到運行維護實現全鏈條保障,為鄉(xiāng)村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一場場及時雨般的電力保障,為高原春耕春產按下“加速鍵”,也為民營經濟壯大增添了底氣。(楊啟紅、祁凱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