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 帶來平安的消息 千萬個你 奮不顧身的努力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 愛從不缺席 共度風雨 一次次生死不離……”
聽到這首《感謝有你》,看著鏡頭里反映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那一個個愛心故事、一幕幕感人畫面,一次次愛心傳遞,不由地使我回想起采訪過的那些抗疫先進典型、“青海好人”、“中國好人”、道德模范、優(yōu)秀志愿者……他們以感人的情懷和事跡,為和諧社會建設點亮了道德之光,綻放了精神之美。
在我們身邊,我也同時看到了還有更多的人,包括普通的社區(qū)黨員、退休老人、青年學生、文藝團隊成員,他們依托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穿著“紅馬甲”,如一顆顆“種子”,實踐文明理念,傳遞正能量,為社會帶來關愛和溫暖。
要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遍地開花結果,就要不斷提升理論和人民群眾的粘合度。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基層治理相結合,與大數據應用、融媒體相結合,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貫穿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各方面和全過程,使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培育文明新風、傳承優(yōu)秀文化成為一種社會“新時尚”。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雖然特色不同,但共同的一點是都會大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圖書閱覽區(qū),安靜的環(huán)境散發(fā)著濃濃的書香氛圍,讀者三五成群專注于書籍之中。文化活動室里吹拉彈唱、載歌載舞、書法繪畫、青繡、剪紙藝術,笑聲不斷,掌聲陣陣。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牧區(qū)草場,一場場文明實踐活動在青海省各地由點及面,滋潤著群眾的心靈。
“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不斷提升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建立,就成為了人民群眾汲取精神花蜜的花園。在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里,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培育著新時代人民群眾守正創(chuàng)新、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
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就是一個個文明實踐新地標。通過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青海省將文明成果送到農村牧區(qū)、送到基層,將“理論”轉化為“成果”。它們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動員起千萬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文明實踐成為一種“新時尚”。
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 大力推動青海高質量發(fā)展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xù)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詳細】
持續(xù)加強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記者從青海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根據相關部門會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較強降雨過程,局部地區(qū)極端強降雨依然可能發(fā)生。為全面做好防汛各項工作,省應急廳及時召開全省防汛視頻會商調度會,聽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分析當…【詳細】
爭取落實瑪多“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中央預算內投資6.6億元 8月18日,記者從青海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近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下達青海省瑪多“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項目18項,總投資8.15億元,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55億元,目前已到位資金3.32億元。這批項目的安排,將有力支…【詳細】